•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与"吃"相比,运动更有助于"治未病"

    2020-12-08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在线 sjgle.com
    随着新健康元年的开启,人们对于健康有了全新的认知,关注的重点也正在从治疗转为预防,"治未病"成为今后健康领域的重头戏。

           随着新健康元年的开启,人们对于健康有了全新的认知,关注的重点也正在从治疗转为预防,"治未病"成为今后健康领域的重头戏。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强调,国家整体的健康策略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治未病"是我国由来已久的健康管理理念,当代人正在实现"返璞归真"。

           吃和动是"治未病"的两项重要措施。

           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运动医学与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运动对成年人的心血管健康有好处,即便是稍微减少每天躺着或坐着的时间也有助益。研究人员对芬兰北部出生队列研究(NFBC)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3443名平均年龄为46岁的受试者,其中55.5%为女性。在保证7.5小时睡眠时间的基础上,运动时间与餐后胰岛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如果将每天30分钟的睡眠、久坐或低强度运动,改为30分钟的中等强度至剧烈运动,其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分别降低了13%、12.4%和9.4%。相反,当把3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剧烈运动,改为睡眠、久坐或低强度运动,其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则升高了31.2%、30.3%和26.3%。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发表的研究数据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运动能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5%到33%。该研究纳入4859名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详细信息,数据显示,与那些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相比,运动能力更高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却更低。进行中等量运动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25%,而运动量较高(每周消耗超过800kcal)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32%。

           抗击癌症的有效途径

           前不久,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发布了2020年抗癌进展报告,报告显示,癌症是世界上致病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2018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癌症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6%。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全球的癌症负担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40年,全球的患者总数将达到2750万,并且有1630万患者因此去世。癌症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但大多数癌症的发生都与自身体质的下降有关联,治未病的理念则非常适宜应用到癌症的预防上。

           ●  结直肠癌风险降低8%-14%;

           ●  女性乳腺癌风险降低6%-10%;

           ●  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10%-18%;

           ●  肾癌风险降低11%-17%;

           ●  骨髓瘤风险降低14%-19%;

           ●  肝癌风险降低18%-27%;

           ●  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降低11%-18%。

           上述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并不是来自于什么灵丹妙药的功劳,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触手可及的行为:运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协会和哈佛大公共卫生学院对超过75万成年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每周运动达到7.5-15MET(代谢当量)小时,则会降低至少7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更是深入探讨了乳腺癌与运动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在乳腺癌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均符合运动指南推荐量的患者,复发危险降低了41%,死亡风险降低了49%;治疗后2年运动仍符合指南推荐量的患者,癌症复发的风险显著降低了55%,死亡风险则降低了68%。

           大脑健康怎少的了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健康状况会随之下降,在40岁后,大脑平均每10年萎缩约5%。在此之前,研究学者通常关注的是海马体的体积。虽然在小鼠试验中佐证了运动与海马体体积的关联,但在人体观察中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关联性,运动被认为是一种大脑的维护程序。不过具体的影响因子正在被逐步揭示。

           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运动过后血液中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老年大脑神经再生,改善认知能力。

           研究对经常运动的小鼠血液进行成分分析时,发现一种与小鼠记忆力改善密切相关的蛋白Gpld1,并且当研究人员给不运动小鼠静脉注射Gpld1,小鼠的认知能力和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在3周后得到了改善,其改善程度与它们从运动小鼠身上获得的血液差不多。同样,在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血液中Gpld1含量也普遍增高。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可以降低大脑过早出现萎缩及功能衰减等脑健康问题。

           运动也需"口粮"

           运动有利于健康在当下已经成为共识,全面运动率正在逐步提升。TalkingData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民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率为18.7%,与美国(35.9%)的差距较为明显,《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提出到2030年城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要达到37%及以上和40%以上。在内外需求的双重刺激下,近两年来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大幅提升,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数据指出,2019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43.7%,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辐射。

           当然,运动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仅要强调数量,更要强调质量。在运动科学还不够完善的当下,运动带来的损伤也较为频发。以上海为例,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较高,但带来的运动损伤比例也非常高,其运动损伤率为10%-20%。运动营养食品正是科学运动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的质量,还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程度,提高机体的恢复

           总之,在预防为主的健康时代,运动是不可忽视的策略。于此同时,我们更要关注运动营养食品的补充,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运动"治未病"的效果。

     

           作者:ZMY

           ZMY,拥有10余 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食品加工包装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客服热线:021-33392298

           投稿邮箱:Tammy.Liu@imsinoexpo.com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