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杂粮加工产业拓宽致富路 色选机为品质添“后劲”

    2020-10-19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不断提高,“健康养生”概念深入人心,杂粮从曾经的“糊口粮”,到如今经过加工车间转化为健康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不断提高,“健康养生”概念深入人心,杂粮从曾经的“糊口粮”,到如今经过加工车间转化为健康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现如今,许多地方紧跟市场需求,并利用杂粮色选机等设备,不断延伸深加工产业链,让“五谷杂粮”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我国杂粮种类繁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谷子、荞麦、黍子、高粱、绿豆、小豆、燕麦等杂粮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因此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而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特别强调了食用五谷杂粮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伴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五谷杂粮愈来愈受到市场欢迎。
     
      而今不少地方紧跟市场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杂粮加工特色产业,如荞麦、高粱、小米、红豆、黑豆、谷子以及莜麦、豌豆、黍子、芸豆等,或进行初级加工,通过分选、包装、封口等工艺制成袋装或灌装杂粮进行销售。或聚焦精深加工环节,采用先进的磨粉设备,加工成杂粮面粉,大大提高了杂粮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某地一合作社引进多台杂粮加工设备,如杂粮色选机、封口机、真空包装机等,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据说,设备1个小时能加工1000多斤杂粮,且多款设备的搭配使用,可以满足荞麦、小米、莜麦、谷子、高粱等各种杂粮加工处理需求,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加之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市场对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在提高。不管是初加工包装成产品,还是精深加工磨成五谷杂粮面粉等深加工产品,都离不开杂粮色选机。一般未经过处理的五谷杂粮会夹杂许多异色粒、霉变粒、杂质及特种物料,如头发、塑料、玻璃、金属、矿石、同色杆等等。
     
      如若作为原料的五谷杂粮不经处理,势必影响成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杂粮色选机在原料品质检测和分级,剔除杂质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期粮食色选机主要依赖进口,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光电、电控、分选等联合技术的进步,线阵传感器、转换器等关键部件的优化升级,打破了色选机市场的进口垄断,市场份额占比迅速上升。
     
      现如今,国产杂粮色选机在技术上不断加快创新步伐,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从事杂粮等色选机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研发。并在云计算、智能化、5G等先进技术深入发展与应用的今天,杂粮色选机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精准实现五谷杂粮中的异物剔除与品级分类,同时实时在线故障诊断、在线运行监测等,进一步保障成品质量安全。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杂粮已由食品配料转变为功能产品,市场空间巨大。而地方积极推动杂粮加工或精深加工,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机遇,实现杂粮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如今杂粮企业也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杂粮色选机等加工设备,带动更多农户生产出优质的杂粮,做大做强杂粮产业,让种植户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相关阅读
    小黑豆,大能量:从传统食材到功能性食品

    黑豆,虽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功效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益精、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

    2025-07-29
    十部门: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2025-07-29
    高温催热“冰经济”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带动避暑降温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2025-07-29
    可口可乐CEO展示蔗糖版可乐样品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电视采访时,首次展示了美国蔗糖版可口可乐的样品

    2025-07-29
    百事可乐发布第二个人形机器人

    百事可乐再度联合智元机器人发布品牌第二个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

    2025-07-29
    联合利华推出AI科研创新平台

    联合利华宣布推出由其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