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陶朗:发展中的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用科技提升整体收益

    2020-04-14 来源:PR Newswire Asia - 食品加工中文
    近日,针对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陶朗集团提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产业的整体收益,从而确保不断提高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经济效益的观点。

    PR Newswire Asia - 食品加工中文

    近日受疫情影响,越南等国宣布停止出口大米,引发了部分地区市民囤粮现象。对此,商务部回应:我国粮食储备充分,无须囤粮。粮食安全始终是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非常关键。除了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均能自给自足,我国在“第四主粮”马铃薯上的发展成就也有目共睹:中国的马铃薯总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已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国内马铃薯加工业占比仍偏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马铃薯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针对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陶朗集团提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产业的整体收益,从而确保不断提高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经济效益的观点。

           中国马铃薯总产量全球第一,但加工占比偏低

           过去,大部分马铃薯的种植地和消费市场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市场的消费量和产量均出现了大幅增长。最新的数据显示,马铃薯的全球年产量约为 388,191,000 吨,其中约1/4产自中国。

           马铃薯适应性强,节水、高产,研究表明,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比水稻少30%,且每公顷产量更高。我国的耕地面积有近三分之一属于干旱区,在这些区域,水分不足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区种植水稻、小麦等均不太合适,种植马铃薯成为这些地区粮食种植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我国在2015年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具有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战略意义。

           马铃薯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可以做菜也能当主食,是中国人餐桌的常客。但除鲜食外,马铃薯还可以加工成薯条、薯片等休闲食品,以及全粉、薯饼等薯制品。马铃薯变性淀粉还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纺织、化工等行业。加工马铃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高,能够有效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加工马铃薯产业拥有巨大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国加工马铃薯的比例仍旧偏低。在马铃薯加工业较为成熟的国家,如荷兰、比利时,加工马铃薯比例达45%以上,从而提升产值5-10倍。而在中国,加工马铃薯比例仅占15%左右。

           发展中的中国马铃薯加工业

           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化水平偏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马铃薯品种专业化程度较低。我国的马铃薯选育工作经历了国外引种、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过程。但在选种育种时,侧重于培育高产抗病的品种,而忽略了品质育种,从而缺乏优良的加工品种。而对于深加工企业来说,优质的加工型品种对于最终成品的品质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马铃薯品种普遍存在淀粉含量较低、不同批次的形状品质相差较大等情况,这直接影响了成品的口感和加工企业的出成率。

           其次,规模化及机械化程度较低。我国的马铃薯种植目前仍以散户为主,大部分种植户仍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由于未形成规模化种植,整体机械化水平偏低,机播和机收比例不足20%。而在比利时和荷兰,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我国其他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也已达60%以上。由于未形成规模化种植,马铃薯原料的品质也无法标准化,各批次原料品质差距大,从而加大了加工的难度,降低了成品品质的稳定性。

           最后,贮藏技术较为落后。马铃薯一般无法像稻谷、小麦等经干燥后储存。马铃薯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芽腐烂,因而贮藏时间较短。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以农户分散储藏为主,贮藏损耗大,品质下降和腐烂现象多,加工企业不得不缩短加工时间,设备无法全年生产,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

           现有先进技术提升加工效率

           不断增加的人口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也加速了中国市场马铃薯需求量的攀升。在可预见的广阔前景下,广大从业者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国家也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不同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在努力研发和推广脱毒种薯和加工专用品种。然而马铃薯育种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在短期内,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在加工线提高出成率就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如何在马铃薯去皮时尽量降低去皮损失。目前,我国大部分马铃薯品种还是存在薯形不规整、芽眼较深、表皮不够光滑等问题,如果采用机械去皮,不是在马铃薯凹陷或凸起处产生大量浪费,就是无法去皮完全,影响成品品质。在目前各种去皮方式中,蒸汽去皮是去皮损失最低的去皮方式。       

           蒸汽去皮的原理是用高压蒸汽使皮下水蒸气快速膨胀,数秒内实现皮肉分离,这使其针对表面起伏不平的马铃薯也能够以最低的损失率去皮。在加工企业收购到不同批次不同品质的马铃薯后,蒸汽去皮设备同样能够在保证极低去皮损失的同时完成去皮。陶朗食品是蒸汽去皮技术的技术引领者,其Eco蒸汽去皮机的产能和效率在业内获高度认可,去皮损失率可低至4%。目前,全球85%的薯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陶朗的蒸汽去皮技术。

           其次,充分利用马铃薯,提升整体收益。由于我国的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加工商收购的每批次马铃薯原料品质参差不齐。有些不适合作为鲜食或高端加工薯条的马铃薯,并不需要直接丢弃,仍可以用作他途,例如加工成马铃薯全粉,或将有用部分切成薯丁后加工成薯饼。

           更为精准的分选技术和设备是充分利用马铃薯原料的好帮手。例如,在比利时马铃薯包装商Van Roey的工厂,陶朗的光学分选设备将马铃薯分成三种等级:三等品为深绿色和腐烂的马铃薯,可加工成牛饲料;二等品为轻微瑕疵或浅绿色马铃薯,可以加工成全粉;一等品为品质上乘的马铃薯,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通过对马铃薯分选分级,原本可能被废弃的马铃薯能够"降级"使用,不仅减少了原料损耗,也能够提升加工商的整体盈利水平。

           马铃薯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中的马铃薯加工业虽然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在某些加工环节利用现有技术,提升出成率和整体收益,不仅能够加强加工商的经营信心,也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