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如何守住人体免疫系统防线?
“免疫力”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眼前,内在免疫体系的搭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对抗各种健康挑战。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提高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如何进一步了解益生菌?采购不同功效的益生菌产品?“第二十二届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中国展”(Hi & Fi Asia-China)将提供解决方案,展会由Informa Markets、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将于2020年6月22-24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浅谈健康原料 -- 益生菌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系统。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补充适当的保健食品来达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原料有很多,比如:益生菌、多糖、硒、灵芝孢子粉、植物多酚、食用菌等。
谈及益生菌,大部分人都知道益生菌主要是用来调理肠胃不适的,比如预防或改善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但其实益生菌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优势,例如缓解不耐乳糖症状、降低血清胆固醇,当然益生菌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它是肠道内有益菌,可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改善微生态平衡、调理胃肠道菌群、加强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致病菌繁殖、抑制部分肠道疾病、维持酸性环境、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经临床研究显示,乳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HN019、发酸乳杆菌CEC-T5716、嗜酸乳杆菌NCFM(1岁以上)在调节免疫,降低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作用。
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一些网红饮品如奈雪、喜茶、乐乐茶等一些连锁品牌也在频繁推出添加益生菌的饮品,一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也是各厂家主要推出的新品之一。越来越多的饮品、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以及休闲食品公司将目光投向了益生菌类的原料采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成为新的卖点。
一次不容错过的健康原料贸易商机
展会现场LACTOMASON、AMICOGEN、江苏微康、上海润盈、生物、安徽锦乔、江苏微康、善恩康、上海凯达、北京赫思邦、上海莱雀、广东雅惠等国内外益生菌专业企业将一一亮相,并带来企业最新的研发成果以及不同的菌类品种来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展会现场还将举办益生菌论坛专场,通过与业内专家的近距离接触,将进一步走进“益生菌”及大健康行业,探索提升免疫力的有效之路。
待春暖花开,期待与大家健健康康相聚6月第二十二届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中国展。
文献引用:1.母婴放大镜;2.摄入含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的益生菌补充剂增强免疫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3. 提高免疫力必要性有多大?(华医健康)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