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小小瓜子壳蕴藏大能量
葵花籽是一种老少皆宜、营养美味的坚果,其原产于北美南部地区,由哥伦布带入欧洲后传遍世界各地。葵花籽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不详,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就有关于"瓜子"的记载,明末金石学家赵崡撰写的《植品》一书中记载:"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蕃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花大开则盘重,不能复转",可见在明末之前葵花籽就已经在中国"扎根"。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葵花籽有了全新的任务,榨油。葵花籽油是世界五大油料之一,从用途分类来看,油用葵花籽占比最大,这类葵花籽的籽粒小,皮壳薄,出仁率高,约占65%~75%,仁含油量约为45%~60%;其次是食用葵花籽,其籽粒大,皮壳厚,出仁率约占50%左右,仁含油量约为40%~50%。
葵花籽壳约占葵花籽的20%-50%,随着绿色资源概念的兴起,对葵花籽壳的利用也逐渐得到重视。研究指出,葵花籽壳富含大量的纤维素、粗蛋白、脂肪及活性成分,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价值。葵花籽的全球产量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18年世界产量更是突破了5000万吨大关。
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将至少有千万吨的葵花籽皮资源产生,抛去食用葵花籽带来的必然浪费,光是来自加工副产物的葵花籽壳也是庞大的资源,对葵花籽壳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利用较为成熟
葵花籽壳内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含量较高,与常规的秸秆饲料相比优势明显,是饲料的优质来源。其次可以作为堆肥的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发酵后,其利用率更高。
高附加值成分提取
葵花籽壳在农业中的应用较为直接,其经济价值较低,通过现代化提取技术,将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是极具前景的加工方式。
1、纤维素
对纤维素的应用是高分子材料应用的重要项目,其不仅来源广泛,而且功能多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日化、食品等领域。以纤维素为基础改性而来的各种产品具有更加出众的性能,比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
2、绿原酸
绿原酸是一种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利胆、降压等多种作用。研究指出,葵花籽壳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是制备绿原酸的有效途径之一。
3、糠醛
糠醛是呋喃环系最重要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活泼,可以通过氧化、缩合等反应制取众多的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医药、农药等领域。葵花籽壳中糠醛的理论值约为15%左右,也是提取糠醛的良好来源。
4、天然色素
葵花籽壳中富含天然色素,尤其是稀缺的黑色素,在作为色素来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葵花籽壳提取色素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提取率较低,稳定性差。
5、木质素
木质素是三种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生物高分子,存在于木质组织中,在木本植物中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研究指出,木质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变、抗菌、抗诱变、吸附胆酸等生物活性作用,其抗氧化性甚至要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
现阶段,葵花籽壳在活性成分提取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层面需要研究和完善,但其蕴含的潜力是巨大的,其高附加值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人参蓝莓粉是一种将人参和蓝莓两种天然植物原料经过科学提取、烘干、粉碎制成的复合营养粉。人参蓝莓粉集合了人参的补气养身和蓝莓的抗氧化功能,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领域,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选择。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