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白酒股集体大跌背后,白酒消费旺季遇“滑铁卢”
此时正处于白酒中秋节消费旺季。而在旺季来临前的一个多月,市面上频繁传出茅台酒价格再度被爆炒的报道。据报道称,茅台酒终端价格已突破2500元/瓶。某种程度,茅台酒价格的高歌猛进,亦带动了A股白酒股的集体狂欢。
财经记者梳理,8月6日至9月3日这接近一个月时间,也是贵州茅台股价涨幅较大阶段,从946元左右起步,一路冲高,突破1100元以上,累计涨幅接近20%。9月3日,贵州茅台二级市场盘中股价再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151.02元/股。其他的白酒股也跟随大涨,如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等6只白酒股也在8月6日至9月3日这近一个月时间里,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5%。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对财经记者表示,今日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集体出现大跌,跟市场传闻的北京地区茅台酒价格出现回落有一定关联。“这是最直接的原因,目前厂家在管控茅台酒价格力度有加强的趋势。”
今年9月1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亦下发了《关于公开征集茅台酒市场领域违法违规线索的公告》,征集的线索范围包括在茅台酒市场销售中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加价销售、转移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面的打击,在一定层面上对茅台“黄牛”形成震慑效果。
“茅台酒价格居高不下,伤害的不仅仅是终端消费者,还有茅台厂家。监管层面的打击,有利于维护厂家的良性发展。”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认为道。
不过,在蔡学飞看来,白酒股大跌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今年中秋节白酒消费已出现动销不足的情况。“前期,各家白酒企业轮番涨价,涨价之后抬高了白酒的消费门槛;但随着今年经济大环境变冷,白酒的消费市场受到波及。前期白酒企业涨价的负面效应已在显现。”
与此同时,财经记者从四川、江苏等地经销商了解到,今年白酒中秋旺季不旺的现象很明显。
“我们今年都觉得日子很难过,主要是受到大环境变冷影响。”有四川经销商对财经记者叹气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接连有一些白酒厂家在大力处罚经销商。有白酒经销商向财经记者反馈称,厂家处罚背后,跟经销商串货有关。“但串货的背后,经销商也有难言之隐。厂家划定了价格红线,但现在的终端价始终却上不去。”有江苏经销商说道。
上述四川经销商对财经记者表示,终端市场行情变冷,也影响到了他们向厂家打款积极。“酒卖不出去,我们现在资金也很紧张。”
预收账款,是衡量白酒业绩蓄水池的重要指标。据财经记者统计,18家上市酒企,有11家酒企今年中报的预收账款已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其中,下滑金额的是老白干酒(600559.SH),下滑金额达到3.03亿元;其次是古井贡酒(000596.SZ)、洋河股份(002304.SZ),下滑的金额也分别达到2.86亿元、2.78亿元。
“在终端市场消费不旺的背景下,前期资本市场白酒股的疯狂表现,实质已在背离基本面,因此目前股价回调也是必然的。”蔡学飞表示。
有持股茅台的机构人士亦对财经记者透露,其所在的机构近期已在减仓,原因也跟考虑到近期股价涨幅过大有关。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