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福建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管理体系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加速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工作,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管理体系。截至今年8月初,全省已有8.5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上传追溯数据,完成率96.94%,备案食品信息249.36万种,累计上传追溯数据1.46亿条。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加强食品“一品一码”工作的培训示范。“一品一码”,是指同一品种批次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要按照规定的追溯编码规则,赋予特定的识别追溯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覆盖食用农产品、水产品、预包装食品,并贯穿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出入境、流通全过程全链条的追溯管理。今年来,福建加大对新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食用农产品批发经营者的培训力度,今年共培训各类食品经营者75.9万人次,提升其追溯数据上传能力。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从种植养殖到批发、销售、餐饮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示范点,同时各示范点之间追溯信息对接、串连,形成追溯链条,实现可复制、可推广。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检查促规范,加强优化减负担。每个设区市市场监管局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一品一码”专项检查,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规范、完整上传数据。各地大力推行“一证通”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货仅需向供货者索取和查验《追溯凭证》,不再要求提供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明等5种证件复印件,有效减轻其工作量和经营成本。
在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工作过程,福建注重加强联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农业、海洋渔业等11个部门,实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实现追溯数据互通互联,协同推进“一品一码”工作深入开展。光今年上半年新增上传追溯数据就达7467.87万条,为去年全年的1.07倍,基本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有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