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牡丹江市打造东北亚蔬菜出口基地
牡丹江市不断更新农业发展理念,坚持基地、加工、市场三路并进,打造东北亚地区蔬菜出口基地。今年前5个月,对外向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东盟等国出口蔬菜类产品9.41万吨,占全省的78.94%;出口额实现5.5亿元,占全省的77.25%。
兴建蔬莱种植生产基地
充分依托牡丹江“一江两河”蔬菜产业经济带,广泛建设蔬菜种植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品质优良、鲜储期长、符合外销市场消费习惯的蔬菜品种,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菜类产品可追溯。在全市范围内建成蔬菜种植生产基地35个,打造专业化蔬菜种植生产基地9个,蔬菜种植专业村37个,种植先进技术普及率达到95%,栽培品种突破110个,其中引进国外优良品种30多个。2018年,全市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达到6.9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3%;种植规模达到24万亩,占全市经济作物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达到84.8万吨。
提升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以“一核六区多园”作为产业发展支柱,不断深化品牌建设,加快推进由速冻、盐渍、干制等“原字号”蔬菜类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不断提高蔬菜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培育牡丹江油豆角等蔬菜类地理标志7个,绿色有机蔬菜类产品认证92个,先后建成铕赫食品、安泉果蔬、天龙食品等一批绿色有机蔬莱加工项目,新招引康师傅高冷蔬菜加工、南北果蔬冷链加工、龙稷马铃薯精淀粉加工等5个亿元以上精深加工项目。2018年,全市疏菜类加工企业达到13家,加工能力达到64万吨,新增2.6万吨;加工产值达到23亿元,新增1100万元。
建设跨境物流高速通道
充分依托牡丹江沿边、靠海、临港及地处欧亚交通物流枢纽的区域优势,以陆海、铁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为手段,形成内外兼顾、协作高效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把牡丹江建设成立足龙江、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区域性口岸城市。培育源丰、牡达、天翼、蓝洋等多家综合型、仓储型、运输型物流企业;建成绥芬河公路、牡丹江航空港等四个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达到3950万吨;建立宁安源丰果蔬国际物流园区,直接将“口岸”功能延伸到内陆城市,新鲜蔬菜最快4个小时就能摆到俄罗斯的货架上,园区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拉动宁安及周边县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