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海鲜切忌吃得多 冰箱不是 “保险箱”
7月1日,西安市疾控中心发布七月健康防病提醒,七月西安已经进入盛夏,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细菌、微生物生长繁殖,市民要注意家庭饮食卫生,谨防“冰箱病”。
隔夜饭菜要冷藏
日常做菜,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食物特别容易变坏。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各种蔬菜加热后,在放置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含有亚硝酸盐,而且放置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在低温下存放食品时亚硝酸盐的产生量比在室温下存放少得多。
冰箱不是 “保险箱”存放食物要生熟分开
虽然冰箱对食品有防腐保鲜作用,但冰箱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险箱”,因为冰箱中的食品可能受到一些嗜低温的细菌的污染,如耶尔森氏菌,这种细菌随未再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可使结肠黏膜脱落,发生肿胀,引起广泛炎症,致人腹痛、腹泻、呕吐,引起耶尔森氏菌结肠炎,是“冰箱病”的一种。因此,冰箱存放的食物要生熟分开,而且应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熟食在从冰箱取出后食用前要加热消毒,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且持续5分钟;如用微波炉加热,则应在高火状态下保持1-3分钟为宜;熟食在冰箱中存放时间不宜过久,蔬菜即使储存在冰箱内也不应超过3天;应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 粉擦洗,清洗时需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擦干净。
鲜活海产品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目前正值市民吃各种水产品的旺季,家庭加工水产品如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中毒。一些市民认为海鲜鲜活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只有腐败变质的海产品才能引发食物中毒,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海鲜中导致腹泻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病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自身所带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
预防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要做到:加工海鲜时要彻底加热,要煮熟热透再吃;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专用,生熟分开,禁止用洗生海鲜的容器洗青菜、水果、工具等;吃剩过夜的熟海鲜再食用时,要彻底加热;严禁食用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制作海鲜时一定要选料,去除腐败变质类海鲜。每次吃海鲜切忌吃得过多,即使是加热煮熟后的海鲜也不能一次过量食用,否则会产生胃肠道反应。
柠檬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和稳定性。柠檬酸钠以其天然、安全、高效及多功能性,在食品加工、医药、日化及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一水柠檬酸是一种白色结晶状酸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酸味和缓冲能力。一水柠檬酸以其天然、安全和高纯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及工业领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原料。
无水柠檬酸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酸味和缓冲能力。无水柠檬酸因其高纯度、易溶解及稳定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及日化等行业,是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原料。
蔓越莓粉是由新鲜蔓越莓经过清洗、浓缩和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保留了蔓越莓中的天然活性成分。蔓越莓粉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和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饮料行业。
金枪鱼油是从深海金枪鱼中提取的天然油脂,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DHA和EPA等多种活性成分。金枪鱼油以其天然、安全及高营养价值,在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运动营养产品中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健康生活的重要营养来源。
鲨鱼软骨粉是从深海鲨鱼的软骨组织中提取的天然粉末状营养原料,富含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及多种矿物质。鲨鱼软骨粉以其天然、安全和功能性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运动营养补充剂中,成为现代关节与骨骼保健的重要成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