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全球变暖影响渔业生产
日前,第21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与天气--被悄然改变的世界"专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带领公众认识和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与天气。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三四匠"工作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编辑室、科普办、新浪科技联合协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在主题为"加速变暖中的海洋"的报告中表示,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地球系统能量收支的重要一环,90%的国际贸易依赖于海洋,并通过鱼虾蟹等海产品来为32亿人提供动物蛋白的摄入。然而,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已成为过去百年全球变暖的驱动力,海洋暖化会使海洋溶解氧降低、珊瑚礁白化,给陆地带来更强的台风以及更多的降水。成里京介绍,海洋变暖造成的海洋热浪等现象的增加将对全球渔业带来巨大冲击。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过去的80年里,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使一些渔场的生产力下降了15%-35%,尽管在其他一些海域,温暖的海水使一些鱼类的生存繁殖更加旺盛。研究显示,最终的净影响是,海洋不能像以前一样生产足够多可持续的海产品,并且随着全球变暖加速,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此外,一项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研究发现,海产养殖业会因全球变暖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海产数量会下降,另一方面,海水变暖还会使海产品味道发生不良改变,导致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下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熙晨在介绍海平面上升原因时表示,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正在改变海洋环境,比如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使得更多淡水进入海洋。有专家表示,这可能使得一些近海区域海水咸度下降,而海水的高咸度是保护生蚝等海产品免受有害细菌感染的屏障,咸度降低意味着某些海产品更容易受到有害细菌的感染。此前有科学家认为,更温暖的水面可能有利于某些有害病原体的生长,比如创伤弧菌等,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成里京表示,目前,科学界正在利用例如能够在海洋中自动漂流的浮标、安装动物身上的仪器等手段,通过更先进的XBT仪器(抛弃式探温仪)、Argo仪器(阿尔戈仪器)、CTD(温盐深仪)数据等更精确地测量海洋温度,以期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建议与指导。
两歧双歧杆菌 BGN4 是从人类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属于双歧杆菌属。该菌呈杆状,常带有分叉,形似 Y 或 V 字形,无鞭毛,不形成芽孢,细胞长度约为 1.0-3.0µm,最适生长温度为 36℃-38℃,pH 适宜范围是 5.0-8.0,仅在严格厌氧环境下才能高效增殖。
如果你曾经见过日本弹珠汽水 Ramune,一定会被它那颗“玻璃弹珠”封口的设计吸引,并对它的打开方式感到新奇。这种古怪又好玩的包装其实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是碳酸饮料早期的密封技术尝试。虽然早被现代瓶盖、铝罐取代,但这种独特瓶型和互动式开启方式,至今仍在日本和印度的汽水文化中保留下来。
橙皮苷是柑橘属水果果皮中的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比如柠檬、柑桔、代代花等果皮中就含有丰富的橙皮苷。橙皮苷是一种二氢黄酮衍生物,具有双氢黄酮氧苷结构,呈弱酸性。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品添加剂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为食品增添了美味与可口,更在保障食品长期安全与营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已然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焦点议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亚型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压力等因素导致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