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班举办
近日,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重金属)协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班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食品评估中心检定中心主任孙景旺、广东疾控中心调研员罗建波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广东疾控中心甘萍副巡视员出席了现场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会。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地市级疾控中心以及食品评估中心分中心、技术合作中心的检验技术人员近100人参加了培训。
广东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所长黄伟雄主持本次培训会。食品评估中心监测一室贺巍巍和荫硕焱分别解析了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了农兽药残留存在的风险隐患,解读了2019年风险监测中农兽药残留监测的工作要求;上海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农药残留)卢大胜副主任技师介绍了农药残留分析关键技术;北京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兽药残留)张晶副研究员介绍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分析关键技术;广东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龙朝阳研究员介绍了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实践;北京疾控中心张晶副研究员和杨奕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鸡肉中多粘菌素的测定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方法。培训学员与培训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咨询和解答,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评价多粘菌素、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的可操作性,本次培训班在广东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安排了鸡肉中多粘菌素和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测定的现场试验。学员按照监测工作手册中方法操作流程对实际样品进行分组试验。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可见,工作手册中的方法技术可行,操作可实施,结果可靠可比,满足了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鸡肉中多粘菌素和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需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牡蛎肽是通过现代生物酶解技术,从优质牡蛎蛋白中提取出的活性肽类物质。作为一种高效的天然营养肽,牡蛎肽因其丰富的氨基酸组成和多重生物活性,在保健品和功能食品领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玉米低聚肽是通过现代生物酶解技术,从优质玉米蛋白中提取出的小分子肽,因其分子量低、结构简单、吸收快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肽类营养成分,玉米低聚肽不仅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还具备多种生物活性,成为营养保健和功能食品领域的热门选择。
胶原蛋白肽是一种通过酶解技术将胶原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肽段的营养成分,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吸收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美容产品及功能性食品中。胶原蛋白肽不仅在皮肤健康方面表现突出,还对关节、骨骼等多系统有重要益处,成为现代健康养生和美容护理的重要选择。
小麦低聚肽是一种由小麦蛋白经过酶解处理得到的小分子肽,因其结构短小、易吸收而备受关注。作为天然植物蛋白的优质衍生物,小麦低聚肽不仅具备良好的营养价值,还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营养品中的热门成分。
大豆肽粉是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通过酶解工艺将大豆蛋白质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肽段,形成易于吸收和利用的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功能性蛋白补充剂,大豆肽粉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重健康功效,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