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人造奶取代牛奶?早着呢

    2019-05-13 来源:人民网
    如果有人端上一杯牛奶,并告诉您,这和奶牛无关,是实验室“造”出来的,您会是什么反应?没错,继人造肉之后,人造奶也闪亮登场了。这不,最近都上了热搜。据说,除了成本高之外,人造奶在口味上和普通牛奶无异,而且更加健康。不过,乳业专家说,人造奶在科学上有探索的价值,但要真正走向市场取代牛奶,还不行。

      如果有人端上一杯牛奶,并告诉您,这和奶牛无关,是实验室“造”出来的,您会是什么反应?没错,继人造肉之后,人造奶也闪亮登场了。这不,最近都上了热搜。据说,除了成本高之外,人造奶在口味上和普通牛奶无异,而且更加健康。不过,乳业专家说,人造奶在科学上有探索的价值,但要真正走向市场取代牛奶,还不行。

      人造奶横空出世了

      媒体报道称,从美国硅谷到欧洲瑞士的实验室,数亿美元被用于研发生产与普通牛奶口味相同但所含蛋白质不同的人造奶。

      说起人造奶,不得不说一下这阵子A股市场上火爆了的人造肉。其实所谓的人造肉,顾名思义就是人工制造的肉类。它并不是真的肉,而是由大豆蛋白和动物干细胞培育的,是某种意义上的纯素食,只不过外观、口感和味道会和真肉一样。

      据说,目前人造肉在美国正成为潮流,还受到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豪的追捧。

      和人造肉一样,人造奶也不是真正的牛奶。在实验室中,科学家根据消费者需要,依次把化学物质放入试管中调试,并利用生物工程酵母来生产出真正的牛奶蛋白质,最终复制出普通牛奶的口味,但同时可以更富营养价值。比如,可以往人造奶中添加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母乳低聚糖,无需任何哺乳动物的参与或后期加工。只不过,人造奶的成本是普通牛奶的两倍以上。

      支持者认为,人造奶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解放了奶牛。但是,刨除高昂的成本不说,这样的人造奶,真能被消费者接受吗?牛奶真的可以被完全替代吗?

      人造奶的出现,还是留给人们不少想象的空间。

      模仿得了口味复制不了精华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牛奶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活性物质,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养东认为,人造奶只是对牛奶的简单模仿,就像饮料添加香精一样,只能做到口味相似而已。至于母乳低聚糖之类的物质,或许也只是一个宣传噱头。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加工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表示,实验室里“造”出来的东西,无限接近有可能,但不可能和牛奶一模一样。

      顾佳升说,在人们传统的认知里,就觉得牛奶87%是水,剩下的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实际上,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牛奶中除了基本营养物以外,还有很多含量极低但有生物功效的活性物质,如生物活性乳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才是牛奶中的精华成分,具有抵抗入侵细菌、激活体内免疫反应、维护机体健康等重要作用,怎么可能在实验室里‘造’出来呢?人类喝牛奶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温饱,获取牛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才是更重要的目的。”顾佳升特地举例,小牛犊刚出生时,如果喝不到牛妈妈的奶,不及时摄入牛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甚至无法顺利站起来。

      取代牛奶?还不行

      6000年前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人类获取和饮用牛奶的最早历史记录。但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驯服牛作为家畜,并把牛奶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牛奶作为祭品。

      贵州师范大学营养学教授李亚军说,虽然牛奶真正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全世界大约有6000种哺乳动物,唯独牛奶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是有原因的,也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事实证明,牛奶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最**食物之一。

      对于人造奶的前景,李亚军并不看好。她说,牛奶并非奢侈品,人造牛奶首先在成本上不占优势,况且,很多消费者对人造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这种排斥感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虽然科技进步很快,但人造奶在技术上是否成熟、人造奶是否对人体健康无害等等问题,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人造奶在科学上有探索的价值,要说取代牛奶,日子还远着呢!”顾佳升表示,喝奶更加营养健康的巴氏鲜奶,因为巴氏鲜奶真正做到了和零添加,对奶源质量要求高,还限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张养东则将人造奶视为概念和噱头。他认为,这么多年了,人造肉依然无法取代畜禽肉,反而是健康生态的畜禽肉越来越受欢迎,这说明,天然健康才是主流的消费观。“因此,人造奶成不了气候。”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