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市监局公布18年食检情况 杀菌、冷链还应严控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8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据报道显示,市监局全年完成抽检任务24.9万次,不合格样品5965批次,样品平均不合格率为2.4%,与2017年持平。
从具体抽检情况中可以得知,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的抽检不合格率较低,不合格率基本在3%以内。方便食品、冷冻饮品等不合格率较高,方便食品的不合格率为7.5%,冷冻食品甚至达到了7.2%。
市监局同时也表明虽然部分污染因素得到控制,但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然突出。不合格率高的产品中:方便食品大多为微生物污染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冷冻食品主要是因为生产、冷链、贮存、运输等环境卫生或冷链温度不达标的原因导致微生物污染。
面对市监局颁布的数据,相关食品企业要敲响警钟,食品生产、贮存、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食品杀菌、添加剂使用应严控
企业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消毒杀菌工作要到位。现在市面上的清洗机很多都包含杀菌功能,一机多用。果蔬类原料可以使用果蔬清洗机,清洗消毒一步完成;食品包装袋有专用的包装袋清洗杀菌机;饮料瓶在进行灌装前可以用洗瓶机进行清洗消毒等等。食品杀菌也要严加把控,高温杀菌、巴氏杀菌、微波杀菌等都可用于食品杀菌。
食品加工机械的消毒也不可掉以轻心,小型生产要规定相关操作人员定时对机器进行充分、彻底的消毒。大型流水生产线可以使用CIP清洗系统定时对食品加工机械进行消毒。另外,操作人员进生产车间之前也要进行消毒工作。
面对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政府要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公开其信息。于此同时,相关企业自身也需要守好这一条“线”,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冷链恒温、包装密封不可少
冷冻食品容易在冷链运输中出问题,这就需要对运输过程严加把控。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到全程密封,尽量减少外界环境温度对其的影响。同时,冷链运输时要对冷藏车、冷藏柜等冷藏设备的温度做好实时监测,避免因冷藏温度不达标而造成食物微生物污染甚至腐坏。
除此之外,产品包装也不可懈怠。产品在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不同的环境和人手,包装密封性差就无法有效阻挡外界微生物的入侵。相关企业要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降低次品率,减少来自外界的污染风险。
相关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也要经常抽检,避免因为大意让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现在的食品检测技术非常发达,市面上的食品检测仪器也非常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甲醛、双氧水、过氧化苯甲酰、农药残留等含量;重金属检测仪可用于检测品评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重金属污染;X射线异物检测仪可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异物,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等等。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得到控制,但这并不是我们“高枕无忧”的理由。面对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政府要加强监管,而企业也要做到严格把控生产、储存、运输的每一个环节。虽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我们也要努力向“零”靠近!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