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菊花产业的“低经济”如何盘活
菊花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初的菊花以药用为主,汉代《神农百草经》中记载:"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用菊花酿的酒被当时的贵族称之为"长寿酒"。随后经过长期的人工繁殖,菊花的种类愈发丰富多样,唐宋时期的菊花逐渐向观赏植物转变。时至今日,菊花已经集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许多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菊花的食、药价值
我国菊花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杭菊、亳菊、滁菊、贡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是主要品种。菊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如芹菜素、槲皮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矢车菊素、大波斯菊苷等,以及龙脑、樟脑、菊油环等挥发油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研究指出,菊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等作用,中国药典中注明菊花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另外,菊花中的菊苷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常与其他药物成分配伍使用。菊花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钙、镁、磷、钾、铁、锌、硒等矿物元素,营养价值丰富,古人常用菊花做成菊花酒、菊花糕等食品。
菊花的食品应用现状
南北朝的陶弘景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可以食用的为真菊。对食品行业而言,菊花的初级加工技术含量低,产品种类较少,主要以菊花茶饮为主。菊花茶饮又以菊花代用茶和菊花饮料最为多见,菊花代用茶是菊花产业最兴盛的一个方面,以下火明目为基础,契合时下消费热点。消费需求多样性,助推了菊花产业升级,以菊花为卖点的风味饮料竞相推出,市场一片"忙碌"。然而,对于整个菊花产业而言,仍然没有摆脱经济低下的现状,菊花产业亟需找到突破口。
功能食品势在必行
黄酮类与挥发油等是菊花的有效活性成分,目前针对二者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菊花挥发油成分复杂,其组成与含量跟产地、品种等有很大关系,比如,毫菊、怀菊、滁菊、杭菊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21%、0.18%、0.27%、0.11%。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吸收法以及流体萃取法等,以杭白菊为例,杭白菊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杭白菊50g,粉碎度80~100目,加水量14倍,浸泡时间10h,蒸馏时间13h,杭白菊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分析鉴定出59个化合物,β-榄香烯含量为1.298mg/100g,其挥发油对7种革兰氏阳性菌、霉菌有抑菌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无效,且杭白菊挥发油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呈剂量相关性,杭白菊挥发油提高了小鼠的胸腺指数,高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达54.94%。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突出,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菊花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以及流体萃取等,分离纯化多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实验指出菊花黄酮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20s,料液比1:20,菊花黄酮的分离纯化条件为20cm×2.5cm的层析柱上样10mL,蒸馏水冲洗,30%乙醇洗脱。木犀草素、木犀草甘、芹菜素等是菊花类黄酮中的主要物质,生物活性作用突出,其中降血脂功能是最为显著的功能体现。
功能食品能限度提升产品价值,对于菊花产业而言,黄酮类与挥发油的充分开发是盘活菊花产业的关键点,能否搭上功能食品的"便车"是菊花产业转型的风向标。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