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肠癌发病率攀升 45岁起应开始筛查

    2019-03-18 来源:PR Newswire Asia - 食品加工中文
    随着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每天新增1000例患者,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肠癌,因此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45岁到74岁的人群应积极进行结肠癌的筛查。

           随着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每天新增1000例患者,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肠癌,因此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45岁到74岁的人群应积极进行结肠癌的筛查。

          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举办了3月“肠癌预防宣传月”公益讲座。北京青年报“青睐”读者会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与专家面对面了解到肠癌的发生及预防,同时“北京头条”APP进行了全程直播。

          饮食“三高一低”、久坐不动均属高发人群

          来自英国的消化内科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消化疾病和内窥镜中心主任牛高乐(GALLETLY, Neil)介绍,结肠癌是从肠道末端,也就是结肠或直肠起源的癌症。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结肠癌是最主要的癌症致死率之一。在西方国家,20到30年前结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但是过去10到20年死亡率开始下降,这正是因为社会的重视程度加深,经常对民众进行相关的科普教育,使得早期筛查到位,防患于未然。与之相对的是,以前,结肠癌在中国并不常见,但在近20年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偏西方化,结肠癌发病率直线上升,直至成为排在第五位的常见癌症。在中国每年大约有40万人被诊断出结肠癌,相当于每天有1000例新病患,每三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肠癌。“中国并不缺乏先进的医疗技术,但主要是公众的认识程度不够,不了解肠癌,也不清楚如何进行筛查。”牛高乐指出。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均会增加患病风险。“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这点可以从我国居民超重或肥胖的比例逐年增加中得到印证。“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会减缓肠道蠕动,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患癌的风险。而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患癌风险。

          结肠镜筛查最为有效 检查中切除可疑病变

          牛高乐表示,肠癌很“狡猾”,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到了中晚期才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无明显原因的排便习惯、大便性状的改变,腹胀、腹痛、便血、黑便,以及不明原因出现的贫血和体重减轻等。

          肠癌筛查的手段有多种,包括大便潜血,大便DNA,CT肠造影,结肠镜等。其中,结肠镜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在检查中及时的切除可疑病变。

          结肠镜检查的方法,就是用一根细细的、柔软的、带一个光源和摄像头的管子,放入肠道中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还可以通过它上面的特定装置把病变切下来。北京和睦家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耿伟强调,这个过程需要医生非常仔细的筛查病变,而不是“到此一游”。“人的肠道有1.5到1.8米长,再加上结肠癌的癌前病变非常狡猾,不是一眼就能识别,需要医生细心、耐心地探查,才能真正做到结肠癌的预防。”以退镜时间为例,国际指南上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一般是6到7分钟,如果医生只用了2分钟进行检查可能就漏掉了很多病变。北京和睦家医院遵循至少7分钟的原则,如果在过程中进行了息肉去除,则需要25到30分钟。

          肠镜检查的过程痛苦吗?有没有风险?对于读者及网友关注的问题,耿伟医生介绍,整个检查过程在麻醉下进行,患者无痛苦;麻醉医生全程监测,确保麻醉及检查进行的安全性。值得关注的是,在北京和睦家医院,进行结肠癌筛查检查的同时,一旦发现有癌变风险的结肠息肉将会在内镜下进行去除,无需患者二次进行肠镜做息肉切除。医护团队为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后提供专业护理及观察监测,确保检查前后患者的安全;在患者完成检查后,消化中心还将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与患者教育,并做追踪随访。

          国际指南推荐从50岁开始,进行结肠癌的筛查。而鉴于全球的肠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美国国家癌症协会(ACS)于去年更新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把开始筛查的年龄从50岁下降到45岁。牛高乐表示,建议45岁到74岁的人群,积极的开始进行结肠癌的筛查。

          家族史排高危人群首位 日常注意“高纤维饮食”

          哪些人群属于结肠癌高危人群?该怎样预防?牛高乐介绍,有些人群较其他人群更容易患上结肠癌。这些高危因素中首先一类是家族史。10%-20%被诊断为结肠癌的病人都有一位亲属是结肠癌患者。如果某人的直系亲属中如父母、兄弟姐妹、孩子患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那么此人患上结肠癌的风险就会高于大众的平均水平。如果有多位亲属患有结肠癌,那么罹患结肠癌的风险将会更高。

          其次,是已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以及有子宫癌或卵巢癌病史者。50岁以前被诊断为子宫癌或者卵巢癌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将增高。

          一类是有炎性肠病病史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患有侵犯到结肠的克罗恩病患者,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因此应该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以上高危人群需要增加筛查频率或者更早的开始筛查。不仅应该与消化科医生一起讨论何时以及间隔多久需要筛查,并且强烈建议使用结肠镜筛查法而不是大便潜血试验。

           生活中应注意哪些细节降低肠癌发生的可能性?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营养顾问高亚娟表示,首先,要控制体重,戒烟,坚持规律运动。同时,减少红肉摄入,少吃深加工过的肉制品,如熏肉,火腿,香肠等。推荐高纤维饮食。当然,高纤维饮食并不是纯素食。二是采用果蔬五谷为主,海鲜白肉为辅的“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大约45%的大肠癌风险。

    相关阅读
    功能食品开发怎么少得了“金豆子”

    豆类一直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豆类种类庞杂,是平衡营养膳食的重要品类,我国自古就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的说法,足见豆类的重要价值。

    2025-08-28
    欧防风的神奇功效:解锁天然养生的秘密

    欧防风(Peucedanum ostruthium),又名白甘笋、欧洲独活或防风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伞形科植物,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便被广泛种植。其肥厚的白色根部是主要食用部分,质地疏松,中心柱随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变硬,带有独特的清甜和坚果香气。

    2025-08-28
    阿洛酮糖:食品行业的新“甜” 选择

    2025年7月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等5种物质作为新食品原料,这意味着阿洛酮糖在我国食品领域拥有了合法身份,有望在食品行业掀起新的变革。那么,阿洛酮糖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食品行业中又有怎样的应用前景呢?

    2025-08-28
    旋振筛:高效精密筛分的智能设备选择

    旋振筛是一种用于粉状、颗粒状及液体物料精密筛分的机械设备。旋振筛通过振动电机产生的旋转振动,使物料在筛面上作旋转、跳跃和分级运动,从而实现不同粒径物料的分离。

    2025-08-28
    振动筛:高效分级与筛分的关键设备

    振动筛是一种常用于粉状、颗粒状及块状物料分级和筛分的机械设备。振动筛通过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力,使物料在筛面上运动,实现不同粒径物料的分离。振动筛广泛应用于矿业、化工、食品、建材等行业,是现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2025-08-28
    自动拆包机:高效安全的物料开包设备解决方案

    自动拆包机是一种专为粉状、颗粒状及小块状物料设计的自动化开包设备。自动拆包机能够实现包装袋的快速切割与物料卸出,提升生产效率。凭借高效、密封、安全和操作简便的特点,自动拆包机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饲料等行业,是现代生产线的重要辅助设备。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