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中国农科院发现控制黄瓜苦味基因 已推广100万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8日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发现了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基因,成功解决了华南黄瓜品种变苦而丧失商品价值的生产难题,累计推广约100万亩,创造约8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瓜基因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发现了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9个基因,并发现有两个“开关”基因分别在叶片和果实中控制苦味物质的合成。把果实“开关”关上,可以不让黄瓜变苦;把叶片“开关”打开,能够让叶片苦来抗虫。基于上述发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了“蔬研”系列新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老百姓抱怨“黄瓜没有黄瓜味啦!”“西红柿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如何培育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也是中国蔬菜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破译黄瓜基因密码为突破口,开创了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新道路,成功培育了无苦味的美味黄瓜新品种,使中国蔬菜基因组学科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
黄三文表示,该研究进一步全面揭示了黄瓜的遗传变异,系统阐明了黄瓜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证实了黄瓜原产于印度,是当地传统的草药。因为在苦味基因上的改变,变成了大受欢迎的可口蔬菜。黄瓜后来传播到不同地域,形成了三个主要类型:欧亚黄瓜、东亚黄瓜、西双版纳黄瓜。该研究还发现东亚黄瓜与印度黄瓜的分离时间是2000多年,与张骞出使西域给中国带来黄瓜这个大众蔬菜的史实相吻合。
据介绍,黄瓜基因组是个蔬菜作物基因组,这个项目的成果带动了其它蔬菜(包括白菜和番茄等)的基因组研究。中国科学家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际期刊发表10多篇研究论文,推动中国蔬菜基因组学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维生素C咀嚼片是一种以维生素C为主要成分的营养补充剂,采用咀嚼方式服用,口感酸甜可口,深受各类人群的喜爱。维生素C咀嚼片不仅能够方便摄取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并参与多种生理代谢过程。
车前子壳固体饮料是一种以天然车前子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饮品,因其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车前子壳固体饮料在冲泡后形成独特的胶状口感,能够帮助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并有助于控制血糖与血脂水平,适合各类注重健康管理的人群饮用。
在食品加工与包装行业中,饼干糖果包装机凭借高效率、自动化和精准控制的优势,成为众多食品生产企业的重要设备。饼干糖果包装机能够快速完成饼干、糖果等产品的计量、装袋、封口及印码等工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满足现代市场对外观精美与安全卫生的双重要求。
木薯淀粉是一种来源于热带经济作物木薯根部的天然淀粉,因其优良的粘性、透明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及化工等多个领域。木薯淀粉颗粒细腻、纯度高、味道中性,不仅适合直接食用,还可作为多种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在现代流体输送设备中,不锈钢转子泵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稳定的运行性能以及良好的卫生条件,成为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选择。不锈钢转子泵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能够有效防止介质污染,保持流体的纯净性,尤其适用于对卫生和质量要求较高的生产环境。
在现代物流与包装产业中,自动开箱机作为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它能够自动完成纸箱的开箱、成型及底部折叠封胶等工序,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