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食品新零售 未来怎么玩?
手拿托盘为你送餐的机器人,刷脸购物的智能货柜,一秒钟让你登上报纸头版头条的AR体感照相机……科技对人类生活改变巨大。由深圳市食品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商报&读创协办的“新零售·新食代”2018深圳食品新零售高峰论坛,12月27日在深圳举行,这是新零售时代背景下深圳首次举办的食品领域销售模式探讨的大型主题论坛活动。
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深圳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李强、京东商城消费品事业部华南区域采销部总监彭亮、深圳云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刘宜云、广州造就科技有限公司EasyGo副总裁邱小乔、阿里巴巴零售通南大区商品中心总经理彭礼建等行业大咖齐聚论坛现场,共同探讨食品产业在新零售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用户体验提升,消费场景改变
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一步步推进着“新消费、新零售、新生态”的形成,并逐渐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新模式。
如今,超级物种、盒马鲜生、京东到家、机器人餐厅、无人便利超市等已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不用排队付款,扫码刷脸即可实现支付;生鲜食品下单后1小时内即可送货上门;抛弃实体会员卡贵宾卡,电子会员和卡包体系不仅令消费者享受到超级VIP的服务,还能在购物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取而代之的是发展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的出现,基于科技迭代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场景,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并将持续引发包括食品在内所有零售商品行业的变革。
深圳是国内科技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为食品行业在新零售模式下的创变、破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圳拥有生产、销售、餐饮等各类食品经营主体超过49000家,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各个领域。然而,面对包括新零售在内众多新的营销模式的出现,深圳食品行业也将面临着转型、变革、突破的重大抉择。
科技迭代推动食品行业变革
新零售模式对食品行业的影响有多大?以餐饮业为例,2018年餐饮外卖大数据显示,外卖店铺数量增长的城市为深圳,环比新增3951家店铺,深圳城市外卖店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外卖平台总单量位居全国第四。餐饮业本不受资本青睐,但互联网外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再看生鲜,近一年来,生鲜市场在玩转过B2C、C2C、O2O等电商模式后,借着“新零售”“无界零售”的花活儿,又回到了线下,甚至把厨房和餐桌搬进了超市,曾经的线上流量之争再次演变成门店的扩张之争。有关数据显示,线上+线下、电商+门店的生鲜市场新零售模式正逐渐进入增长稳定期,到2020年后将进入行业成熟阶段。
在科学技术迭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所有行业均在寻求变革,传统食品行业也亟需借助新科技、新手段、逆向牵引生产力,重塑高效流通链,重新站立在新的契机点上,为企业、为行业、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
新零售时代,食品未来怎么卖
曾几何时,连锁商超几乎垄断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需求供给。随后的十多年里,电商出现了,移动支付出现了,无人超市也出现了。
在深圳,据说早在2016年便有超市实现智慧收银,自助购物。
2017年6月,EasyGo在广州开设了全国首家以微信支付与RFID为技术基础的无人值守智能便利店,消费者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购物。12月,EasyGo进入深圳市场,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超过100家智能便利店。
如今,包括食品在内的许多商品消费,已简单到只需要带部手机带张脸。
今年初,阿里巴巴集团天猫大快消总裁胡伟雄在谈到对未来新零售的理解时曾表示:每20-50年就会有一种新型的业态出现。进入移动时代后,这个周期被缩短到10年。在2020年,会有新的零售业态出来,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喜新厌旧,另一个原因则是关键技术的迭代。
2018年,被业界称为新零售发展元年。在近一年时间里,除了新零售,市场上还出现了所谓的智慧零售、无界零售等新的营销概念和模式,几乎每都在上演着新的变革。
在新零售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食品企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具备哪些创变思维?食品销售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突破性发展?未来将如何布局?在深圳食品新零售高峰论坛上,大咖们将一一分解。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