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圈养海参大量死亡 损失需要三年挽回

    2018-12-26 来源:食品伙伴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是秋季海参捕捞上市的季节,但是由于今年夏天的高温,导致圈养海参大量死亡,所以秋季海参的产量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近期海参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是秋季海参捕捞上市的季节,但是由于今年夏天的高温,导致圈养海参大量死亡,所以秋季海参的产量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近期海参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从各个产区来看,圈养海参的价格比往年要翻了一番,创造了近10年来的新高,然而,面对高涨的海参价格,养殖户们的损失却不是马上就能补回来的。

      位于大连的一个海参圈,养殖户徐世斌告诉记者,鲜海参每斤在七八个头左右,今年的价格要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还多,这也是近10年来的价格:

      徐世斌:去年是50多块每斤,今年卖100左右,也有卖110或者120的。

      记者了解到,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近两天,市场上的各类海参开始集中上市,圈养海参价格也多少出现了下滑,不过整体依旧保持高位,每斤均价在90元左右。

      然而,即便是这么高的价格,徐世斌却高兴不起来。他告诉记者,由于7月底罕见高温的影响,圈养海参大量受灾死亡,它的200多亩海参圈往年至少能捞上来2-3万斤鲜海参,而今年一共也就能有3000多斤。

      徐世斌:现在就是卖200块每斤,你没有参也没用啊,损失得有100万到200万。

      老徐说,像他一样还能捞上来海参的养殖户还算幸运的,大部分海参圈都是一点海参都没有。数据显示,辽宁省海参养殖面积有184.4万亩,其中,圈养海参面积达到98.5万亩,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今年,大连地区圈养海参养殖户的损失基本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鉴于目前情况,今年秋冬季节,养殖企业继续投放海参苗的积极性也大幅降低。在大连的多家海参育苗场可以看到,有部分已经可以投放到海参圈里的海参苗还没有销售出去。按照往年规律,目前海参苗应该正处于销售旺季,但今年却恰恰相反。

      徐世斌:有很多养殖户都不干了,买得很少,他们以前的老板来买苗都是1000斤到2000斤这么买,现在都是100斤到200斤那样试验着买。

      不过,高温对于海参的灾害,却并没有影响到野生海参和底播海参的行情。在辽宁大连獐子岛,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海参生产企业,獐子岛近岸海参生产区域水深都在5米以上,高温天气没有对海参生长造成影响。

      大连某海参生产企业负责人梁峻:今年的计划采捕是按照每年配额200吨左右的产量,和往年基本上保持一致,保持价格稳定。

      除此以外,目前底播海参的价格也没有出现太大变化。以獐子岛部分海域为例,底播鲜活海参上岸价格在每斤150元左右,同比上涨1到2成。

      海参采购商孙德财:高温气候对于底播海参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说今年底播海参没有涨价。

      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圈养海参占市场海参总量的80%左右,所以圈养海参的市场行情才能决定海参市场的整体情况。

      然而,今年高温天气影响的不仅是金秋上市的成品参,还有很多将于明年春季、秋季上市的海参也受到影响。由于海参的生长周期长达3年,所以,海参市场价格的恢复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受供求关系影响,后期很长一段时间,海参价格还将保持高位运行。

      大连状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后期海参市场的供应一定是很紧张的,它需要一个恢复期,未来三年到五年,海参市场会很紧俏。

      为减小损失,目前,大连海参生产企业正积极加大投入,通过优质种苗繁育等措施,提升海参品质。同时,不少养殖企业也开始进行地凉管铺设,加强“防高温”改造。

      大连状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现在把这个地凉管铺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投入,秋季不投了,来年开春再看看吧。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