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京东X未来餐厅落户天津 机器人大厨炒菜传菜样样精

    2018-12-18 来源:食品伙伴网
    1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天津滨河新区生态城市的京东X未来餐厅。从外观来看是很普通的餐厅,进入餐厅后迎上来的是呈三层隔板模样的传菜机器人。负责筹备X未来餐厅并于11月开张后任经理的唐思宇(32岁)称,“四个机器人大厨每天做出400~500人份的菜品,三个传菜机器人负责传送”。

      1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天津滨河新区生态城市的京东X未来餐厅。从外观来看是很普通的餐厅,进入餐厅后迎上来的是呈三层隔板模样的传菜机器人。负责筹备X未来餐厅并于11月开张后任经理的唐思宇(32岁)称,“四个机器人大厨每天做出400~500人份的菜品,三个传菜机器人负责传送”。虽然传菜机器人的速度不快,但当有人挡住通道时,它们会说“请让开”。如果还是不给让路的话,它们就会发出哭声。这家餐厅内传菜和服务均由机器人负责。

      韩国的流通业内,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也十分活跃。在本月易买得推出“未来型超市”仪旺店店内负责导购的机器人Tro.e是典型代表。尤其是由于费用上涨和消费潮流,无人超市也正在增多。然而,对于比较重视做菜“手艺”的韩国,未来是否会使用炒菜机器人还是未知数。

      图为上个月京东商城在中国天津推出的X未来餐厅内传菜机器人正在传送菜品。X未来餐厅中传菜等服务均由机器人负责。[图片来源:京东商城]

      X未来餐厅的系统是这样的。进入餐厅的客人通过微信,扫描各餐桌桌角上的二维码,然后手机上就会出现X未来餐厅的所有菜单,点餐后信息就会传入厨房。大部分的菜单,炒菜机器人只要2~3分钟就能做好,然后转达给服务机器人。在点餐的同时使用微信支付结账。

      与到了最近才开始使用二维码的韩国零售店相比,X未来餐厅的系统算是领先了两三步。此外,结账过程中不需要拿出现金、银行卡,这也与韩国存在很大区别。唐思宇表示,“客人进来后,从点餐到上菜,每道菜只需要5~6分钟左右”。

      X未来餐厅中最独特的地方是厨房。厨房占据了400平方米餐厅四分之一的空间,厨房内有四个炒菜机器人,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看到炒菜全过程。因此厨房前面总是挤满了想要拍照的顾客。箱子模样的机器人上端有盛放食材的容器,通过它来传达给炒菜、烹饪的机器。唐思宇说,“为了更多人品尝到大厨做的菜,我一直在寻找方法,后找出炒菜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所做的菜,都是按照大厨的菜谱做的”。

      机器人并不会制作所有的菜单。每个机器人被输入最多40多道菜谱,当天启动的两个机器人做的菜有20多种。目前能用较为简单的菜谱做的菜由机器人负责,蒸、炖等需要炒菜手艺的食物还是由人来负责。因此,5名厨房工作人员中两人是炒菜机器人的助手,三人是助理厨师。助手负责给机器人添加食材等,同时还检查、确保机器人运作。此外,厨房里还专门有一人接到做好的菜,递给机器人,还有两人负责收拾客人吃剩下的食物。

      中国消费者的反应还算不错。虽然偶尔会有服务水平比不上人所做的,但大部分人都觉得很新鲜,而没有表现出不满。此外,中国消费者对扫码点菜、结账的方式也很熟练。然而,也有人对菜的味道表示很遗憾。来自北京的严某说,“除了炒菜机器人,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与其说未来餐厅,倒不如说未来厨房更恰当”。

      X未来餐厅的销售额约为2万人民币(约320万韩元)。唐思宇称,“从单位面积销售额来看,这在天津算非常高的水平”。其还表示,“劳务费用缩减了一半,目前处于盈利中”,“一年半有望收回投资”。

      餐厅旁边就有一家“X超市”。那是一家通过手机和人脸识别进入后购买的无人便利店。想要进入便利店首先得注册,注册同样是使用微信扫码后给手机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便进入人脸识别认证阶段。把脸贴放在显示器上出现的四边形上,只需1~2秒即可。下次再来时只认证人脸即可进入。

      韩国的7-ELEVEN便利店去年也引入了与此类似的通过“静脉识别”的结账方式。业界相关人员称,“人脸、静脉等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很难衡量哪种精密度更优秀”。

      而在无人超市买东西则通过射频识别(RFID)标签进行。超市内的40多个摄像头追踪射频识别,如果陈列架上产品的位置移动,则识别为“正在销售”。接着从超市向外走时,如果进行脸部识别,则被视为产品已经卖出,通过微信支付结账。X超市店长陈凯(音)说,“虽然还需要完善精密度等,但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进入完成阶段”。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