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加征25%关税!美国牛肉遇冷 英国牛肉获解禁重返中国餐桌

    2018-08-26 来源:食品伙伴网
    “去年的确是卖过美国进口牛肉,自从中美贸易战以后,就没再卖过了。”日前,高端进口连锁超市绿叶子的双井店负责人在电话里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去年的确是卖过美国进口牛肉,自从中美贸易战以后,就没再卖过了。”日前,高端进口连锁超市绿叶子的双井店负责人在电话里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今年4月,针对美国增税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棉花、玉米、汽车、飞机、化工品等14类106项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包括牛肉和猪肉。

      美国牛肉在去年时隔14年后被“解禁”重返中国市场只有一年的时间,在仍处于观望,未大规模投入的状态下,遇上了贸易战会有怎样的影响?

      进口量会下降,但对中国市场影响微弱

      8月下旬,记者实地走访了小象生鲜、城市超市、华润万家Ole‘精品超市、BHG生活超市、BIT高端进口商品超市等十余家北京中高端超市,均能看到品类多样的中国国产牛肉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乌拉圭等多国的进口冷冻牛肉,唯独未见美国牛肉。经了解,多数超市均表示一直以来都没出售过美国牛肉。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家进口超市则表示自去年美国牛肉准入中国市场以来,曾上架过美国牛肉,但数量少、价格高,销量不佳。在中美贸易战前,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已然不明显,而目前基本上更加难找到美国牛肉。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牛肉在去年重返中国市场后的一年里进口数量有限,且比澳洲、巴西等其他国家进口牛肉的价格高很多,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处于“遇冷”状态,销量情况一直不怎么好,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没有什么影响力和竞争力。

      记者只在盒马鲜生超市乐成中心店里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件冷冻美国牛肉,价格仍普遍比其他进口牛肉高,与贸易战之前的价格没有明显变化。200克的安格斯板腱牛排75.8元、200克的上脑牛排59.8元。而同样200克的澳大利亚上脑牛排36.8-38.8元不等,同样200克的加拿大板腱牛排39.8元、澳大利亚板腱牛排29.9元。

      在天猫生鲜电商平台,几款正在促销的美国牛肉也普遍比其他进口牛肉的价格高,并且月销量仅为个位数。1000克的美国进口黑安格斯雪花上脑牛排官方指导价398元,促销价219元;500克的美国进口雪花牛小排官方指导价368元,促销价199元;1000克的美国安格斯雪花带骨牛小排官方指导价518元,促销价259元;180克盒装的美国谷饲肉眼牛排官方指导价99.9元,促销价75.50元,而300克的阿根廷谷饲肉眼牛排是99元。在中粮我买网,180克的澳大利亚谷饲肉眼牛排79元、180克的新西兰谷饲肉眼牛排76元。

      在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消费者中,只有少数人表示买过美国进口牛肉,而且只是偶尔购买品尝一下。“在购买本土牛肉都还没有成为日常普遍消费习惯的情况下,我更不会刻意去购买高消费的美国牛肉。”一位消费者说。

      今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北京工作的瞿女士告诉记者,在美国普通超市里,买一盒500克的冷冻牛肉折合人民币只需15-25元,这种普遍的当地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很多国内超市里的中国本土牛肉价格。“在中国的超市里,500克的牛肉就要近百元甚至是几百元颠覆三观的价格,完全可以买鲍鱼、龙虾了,所以在国内从来没有买过美国进口牛肉。”瞿女士说。

      分析人士认为,进口的美国牛肉一直以来价格昂贵且数量少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不允许含有促生长激素包括莱克多巴胺在内的美国牛肉进口到中国,就意味着只有产量小、价格高的美国自然牛才能准入中国市场。

      除此零星的两家超市还能看见美国牛肉以外,记者进一步走访时发现,多数牛排店以选用澳洲牛排为主,目前只有在极少数的中高档西餐厅能吃到价格相对高的加工好的美国牛排。记者在位于三里屯的“恰”餐厅及酒廊了解到,一份350克的纽约客西冷牛排628元,400克的带骨肉眼牛排728元,350克的黑安格斯西冷牛排588元,400克的黑安格斯肉眼牛排688元,180克的黑安格斯谷饲牛肉牛柳388元,350克的黑安格斯谷饲牛肉牛柳628元。一位自称是牛肉爱好者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只是出于品尝美国牛肉以及重要的约会来过一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表示,受到贸易战高关税的影响,以及检验检疫、质量等环节准入时间因素对有保鲜期要求的牛肉产品加大准入的屏障,在原本进口量就不多的情况下,进口量会进一步大幅度下降。但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不大。准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牛肉一直保持价格昂贵,对于少数高收入消费者也仅是体验式消费而已,影响微弱不明显,对于日常大众市场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中国牛肉产业应借此时改进发展

      据了解,近30年中国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牛肉进口国。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冻牛肉进口量继续保持同比较快增长,进口总量达21.2万吨,同比增长32.2%。另据澳洲肉类畜牧协会(Meat and animals Australia)的报告显示,今年6月,仅澳洲对中国就出口了1.5万吨牛肉,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70%。

      另外,继爱尔兰、荷兰和丹麦之后,今年6月,中法两国在北京签署了牛肉进口协议,6月27日英国政府官方网站宣布,中国将结束对英国牛肉长达近20年的进口限制。这五国的牛肉成为率先获得解禁重返中国市场的欧洲国家牛肉。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欧洲牛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中国本土牛肉的产量近年来也保持逐年上升趋势。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展望专家组此前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预计,到2027年,中国牛肉产量将达到863万吨,年均增速为1.7%。按照去年中国进口牛肉总量69.5万吨计算,未来10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净增76%,年均增速为7.6%。

      尽管如此,中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牛肉产量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内本土牛肉受饲养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发展方式落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仍依靠进口来填补需求缺口。

      陈及认为,尽管贸易战下美国牛肉进口量的大幅下降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但对国内牛肉企业来说,却应利用这个宝贵的机遇期迎接挑战。当前国内畜牧业养殖业的大企业利用成本优势,通过资本收购等方式挤压小企业等竞争不充分的现象还没有得以完全有效解决。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应加快规模化与现代化管理上的调整,保持改进的动力。在贸易保护期内,中国企业要能够认清潜在的短板和压力,能够为规模化生产、发展方式等做一些充分的准备。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