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原汤化原食?还是算了!在外吃面少喝汤
在外就餐,很多人吃完面后会把面汤也喝掉。除了因为汤很美味,还有部分人认为汤中有很多营养,能够“原汤化原食”。殊不知,这样做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汤面种类很多,但承载味道的是面汤。麻辣的面汤、粉汤,味道精华都在浓浓的汤里,虽然好喝,但里边有太多佐料。而且为了让面条更筋道,有些商家会在和面时加入盐和碱。长期盐摄入过量,可能引发高血压,加重肾 脏负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一碗面汤可能就会使盐的摄入量超标。因此,即使是煮面汤,如果有咸味,还是要尽量少喝。孕妇、高血压患者、和胃病患者更不宜喝。
牛肉面汤、羊肉面汤、猪骨面汤,油多、口感醇厚,多由动物肉、骨熬制而成,汤中含有较多动物脂肪,反复熬制也会使其嘌呤含量升高。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而膳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会影响血脂水平、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膳食模式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在10%以内。长期喝这样的面汤,增加脂肪摄入也会导致超重肥胖风险,因此,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人群都不宜喝这类面汤。
在外就餐时,除了面汤,其他种类的汤也要少喝。例如,排骨汤、鸡汤、老鸭汤,大多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
建议在家煮挂面时不要加盐,如果是想要喝面汤的话,可以把次煮面的水倒掉,重新加入清汤,这样的面汤含盐量低更健康。制作手擀面时,可在揉面过程中不放盐,而是加入蛋液,不仅更营养健康,口感上也会更加筋道。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