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端午市场奇葩粽子多 消费者不买账
端午将至,粽子再次闪亮登场,今年市场上粽子的馅料口味越来越丰富,除了市民熟悉的传统口味,还出现了榴莲、宫保鸡丁、小龙虾、鲍鱼、川香麻辣、燕窝等“奇葩”口味的粽子,多家老字号企业也加入创新阵营推出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粽子。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这些奇葩粽子并不买账。有网友调侃,粽子馅料与月饼有一拼。
各种奇葩粽子博眼球
虽然离节日到来还有一些时间,但在各大超市,多个品牌粽子礼盒聚齐摆放,十分显眼。在北京稻香村柜台前,有不少顾客选购着各式口味的粽子产品。除了五谷杂粮粽、青稞白米粽、黄米红豆粽,今年北京稻香村推出三款新口味粽子博人眼球。创新的口味中既有北方甜口风味的紫米板栗粽,也有适合南方偏咸口味的蛋黄鲜肉粽,特别是一款“川香肉棕”,将麻辣引入粽子界。
“这款川香肉粽就是麻辣口味的,选用肥瘦适中的精制猪肉,配以四川红麻椒等川味特色佐料秘制而成的馅料,麻辣的味道融合了鲜香的糯米,别有一番风味。”北京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以宫保鸡丁闻名京城的老字号名店峨嵋酒家,今年把镇店名菜宫保鸡丁和特色菜肴鱼香肉丝“包”进了糯米中,特制成峨嵋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
峨嵋酒家侯经理说,此前酒楼推出的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包子一直大受欢迎,厨师们就在琢磨,能不能把这两道菜也包进粽子里,“经过试验,口感还不错”。
在网上搜索一圈不难发现,奇葩口味的粽子阵营越来越庞大,比如鲍鱼炭烧黑猪肉、泡椒牛肉、小龙虾等重口味粽子,被网友调侃为“黑暗”粽子。而产地东南亚的榴莲粽、冰皮燕窝粽也成为网红产品,每只均价16至33元的价格,更是将粽子身价提升到一定高度。
一位网店店主表示,“如今粽子不再仅分甜咸阵营,口味也可以多元化,就看客户喜不喜欢了。像年轻人爱吃的榴莲、泡椒等改良的创意口味,也是商家为了适应市场做出的调整。”
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奇葩粽子销量并不好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虽然这些奇葩粽子在店铺首页置顶推荐,但是销量上却比不过传统口味。比如在淘宝网上,来自杭州、青岛、武汉的三家网店都推出了“小龙虾粽子”,但销量都不尽如人意,除了杭州的卖家显示“月销5笔”,其余两家近期都没有成交量。
此外,四五家销售燕窝粽子的淘宝卖家销量数据显示刚刚破百,但通过对同一个时期数据对比不难发现,许多销售传统口味的粽子卖家订单量已经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单。
奇葩口味的粽子走创新路线后到底能否迎合市场消费需求?对此多位网友持不同意见,有人表示,相比传统口味,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品种。“吃了那么多年豆沙小枣,是时候该换个新口味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称,“还是传统的原汁原味。”
北青报记者在稻香村东直门门店看到,新口味粽子总体来说问的人多,买的人少,有部分年轻消费者购买了少量“川香肉粽”尝鲜,店内多数中老年顾客仍然选择豆沙、小枣、杂粮等传统口味。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这些新奇口味的粽子年轻人更愿意尝试,对于一般人来说,尤其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的话,还是购买传统口味比较稳妥。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