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我国“放行”美国高粱 玉米拍卖“双高”或忧
        
临储玉米拍卖本已成为市场利空,但商务部中止对原产于美国的高粱“双反”调查,使得牵动人心的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实质性“转向”,令人对未来临储玉米拍卖的“双高”颇为担忧。
处于“拍卖季”的国内玉米市场,似乎与炎热的天气相呼应,在持续的高投放量下,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依旧保持“双高”局面。同时,东北西部地区干旱持续发酵,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反弹,尤以南方销区市场表现最为明显。本以为临储玉米拍卖已成为市场的利空因素,但无独有偶,上周商务部表示中止对原产于美国的高粱“双反”调查公告发布,在近半年时间内,牵动人心的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实质性“转向”。
当前进口高粱更具性价优势
5月18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终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目前正值酒厂采购淡季,酒厂将在7、8月份陆续进入检修期,港口库存消耗缓慢,预计将对美国高粱港口现货价格产生利空打压。
而对于国内玉米市场而言,将使玉米在饲料中所用的比例下降,毕竟当前进口美国高粱到达广东港的成本为1700元/吨,远远低于目前港口二等散装玉米1840元/吨的报价,再加上营养成分及适口性等因素,进口高粱更具优势,用粮企业对玉米的需求降低。同时,后期将有大量前期延误的船只到港,玉米港口库存进一步增长,竞争更加激烈,玉米行情或趋弱运行。
玉米市场“近看拍卖远望天”
5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止跌企稳,部分地区甚至反弹。截至目前,北方锦州港玉米集港价174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5元/吨,陈玉米集港价1680元/吨,港口自然晾晒玉米集港价格高达1790元/吨,但关内玉米市场普遍反弹。其中,广东港口散船玉米报价1850~1870元/吨,周环比提价10元/吨,华北地区也反弹10~20元/吨。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走势主要跟随拍卖结果,在2014年产陈粮数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临储玉米拍卖隐形成本提高,2015年产粮源底价较2014年产粮源高50元/吨,汽车运输成本提高是下游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
换言之,一旦临储玉米拍卖受阻,现货市场也可能出现相应调整,尤其是数量庞大的陈粮市场,自然晾晒玉米能否回归正常溢价有待观察。
上周,连盘玉米期价在东北干旱天气炒作的情况下持续走强。C1901合约期价在“中止双反美国高粱消息”的打压下,最终收于60日均线上方。目前东北地区降雨量不大,大部分地区缺墒现象严重,玉米出苗并不理想,甚至辽宁阜新等部分地区仍未播种。当然,专家指出,若5月25日以前出现有效降雨,部分地区仍有望出苗。
临储玉米成交“拐点”暂未出现
5月18日当周,临储玉米拍卖投放798.6354万吨,成交470.6247万吨,成交率58.92%,500吨进口玉米全部成交;国产玉米中,黑龙江玉米成交181.5万吨,吉林玉米成交167.8万吨,辽宁玉米成交45.8万吨,内蒙古玉米成交75.4万吨;一等玉米成交114.6万吨,二等玉米成交230.2万吨,三等玉米成交123.6万吨,四等玉米成交2.2万吨;2011年产玉米成交500吨,2014年产玉米成交378.47万吨,2015年产玉米成交92.1万吨。
临储玉米成交的“拐点”暂未出现,但随着累计成交量越来越多,参拍企业可调用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少,加之我国“放行”美国高粱,市场普遍担心我国会进一步放开DDGS等进口,令人对未来临储玉米拍卖的“双高”颇为担忧。
不过,由于经过1个月的临储拍卖后,2014年产临储玉米库存已大幅减少,业内普遍担忧未来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目前2015年产玉米底价较2014年高50元/吨。以黑龙江三等玉米为例,2014年产拍卖底价为1350元/吨,2015年产拍卖底价达1400元/吨。
综合分析,对于前期为“双反”高粱所困扰的企业而言,延续了整整1个月的临时惩罚性反倾销高额关税终告结束,但对于玉米市场而言,贯穿大半年的中国“双反”美国高粱落下帷幕,很可能意味着中国谷物进口的重启,无疑又是一个利空。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