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假阿胶为何敢大行其道
记者近日在山东省东阿县调查发现,正常价格每斤至少上千元的阿胶块,被部分厂家售卖到一百多元一斤。有厂家自曝,他们是用牛皮熬制的黄明胶块,或是驴皮边角料掺入骡马皮制成“低端阿胶块”,添加明胶炮后熬制阿胶糕。最终,这些假阿胶,或是通过贴牌方式,或是经由网店,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
从记者暗访的情形看,当地企业生产、包装假阿胶并没有多少遮遮掩掩。不仅可以轻松进入生产车间,老板也是敞开了谈,把用牛皮熬胶、用下脚料充数、添加明胶等“行业秘密”,不加遮掩地一股脑儿抖搂出来。
为什么造假企业均“不设防”?这恐怕并不是因为记者的演技好,而是企业压根儿就不存在安全隐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地对于阿胶造假行为的监管,显然并不像官方表态的那么严厉和严密。
驴不够,牛马凑;浓度不够,明胶来凑;企业知名度不够,名牌企业来凑……凑来凑去,胶可能还是那些胶,可跟驴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据披露,我国目前阿胶产业的总体规模在200亿元以上。不过,越是规模庞大,越是存在巨大的行业风险。前一段,有消息说,阿胶就是“水煮驴皮”,一时间市场反应强烈。这也表明,行业规范迫在眉睫。
此外,目前市场上阿胶良莠不分,消费者难辨真伪,也与销售渠道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眼下,电商平台对商户资质审核不严,网络食品商户准入门槛很低,这也加剧了假阿胶的市场覆盖速度,放大了市场危害。
惩治假货需要夯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既要看到GDP,也要看到企业的诚信、政府的公信;比如盯住每一家企业,市场监管要形成合力,守住所有可能的缺口,等等。
同时,主导了“渠道”的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责任,不能放任自流,“线上”“线下”都该负起责任来,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线下”。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