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牛初乳被重申禁入婴幼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管日趋严格,继国家推行配方奶粉注册制后,婴幼儿配方食品管理又拟推行备案制,1月30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其官网挂出《婴幼儿配方食品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使用牛初乳原料婴幼儿配方食品不予备案,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牛初乳产业联盟会会长段旭煌为牛初乳“抱不平”,认为单独提牛初乳禁用会给消费者误解,牛初乳行业将再一次遭受打击。
四种情况不予备案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是2018年3月1号,意见稿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事项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不得组织生产。
同时,意见稿还指出,四种不予备案的情况,包括以分装、委托加工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同一企业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使用牛初乳原料或在0-6月龄段产品中使用香精香料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应予以备案的情形。
此外,备案材料虚假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注销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产品配方等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取消备案等情况下,予以备案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取消婴幼儿配方食品备案。
该备案制在知名乳业专家宋亮看来,是政府加强对专业化食品产业领域监管释放的信号,他认为,该备案制的推行将使得行业更加规范、健康、良性地发展。
牛初乳市场将再次被打击?
南都记者看到,上述意见稿中,牛初乳原料再次重申不允许被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对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牛初乳产业联盟会会长段旭煌为牛初乳“抱不平”,“可以用、禁用的原料,婴幼儿配方奶粉管理规定是很明确的,禁用原料方面不应该单独提牛初乳,很多东西包括鱼油、螺旋藻等都是禁止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但为何备案意见稿偏偏提牛初乳。”他担心,备案意见稿这样提及牛初乳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认为婴幼儿不能吃牛初乳,又会对牛初乳行业造成不应该有的打击。
资料显示,曾经的“网红”牛初乳因2012年4月19日卫生部颁布的“牛初乳禁令”跌入谷底。禁令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其他食品可以添加使用牛初乳。当时卫生部网站就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一事作出解释称,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而经历过近6年的调整恢复,牛初乳销售规模虽远达不到2012年前的水平,但已出现行业复苏。目前我国牛初乳粉原料年整体产能约500吨,牛初乳功能性食品已经形成5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且每年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据段旭煌介绍,目前牛初乳市场消费群80%是集中在婴幼儿及老年人,2012年禁令出台后,适用于婴幼儿的牛初乳产品多是独立包装的牛初乳。
但宋亮认为,牛初乳在婴幼儿产品运用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能否添加国内还没定论,出于谨慎考虑所以被禁用。他认为此备案不会对牛初乳市场造成影响,“此前已是禁,目前国内牛初乳作为成人营养保健原料使用很广泛。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生姜香精是一种以生姜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中。生姜香精以其独特的辛辣香气和清新的芳香感,成为提升产品风味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料。随着消费者对天然香料需求的增长,生姜香精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的特点,备受行业青睐。
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是一种采用气动技术驱动的自动灌装和封口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包装生产线上。凭借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和高效精准的特点,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成为中小型企业以及特定产品包装的理想设备。
燕麦葡聚糖是一种从燕麦中提取的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燕麦葡聚糖不仅能够改善肠道健康,还对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为现代健康食品和功能性营养品的重要原料。
凝胶糖果作为一种独特的软质糖果,因其口感细腻、色彩丰富、造型多样,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凝胶糖果不仅在传统休闲食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渐向功能性和健康化方向发展,成为市场上的新兴热点。
抹茶香精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香料,因其独特的茶香和丰富的层次感,在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抹茶香精源自抹茶的天然风味,通过现代提取技术与调配工艺,将抹茶的鲜爽苦甘巧妙浓缩,帮助产品实现风味提升和品质差异化。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