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淀粉和薯业 > 加快面粉产业转型升级 做优食品“麦成金”
据了解,永城市一直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小麦—专用粉—面制食品”加工产业链,加快面粉产业转型升级,从粮到面、从面到食,推动面粉加工业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市食品产业园的麦客多食品,面包的麦香、蛋糕的奶香扑面而来,展示架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眼馋。出入的工作人员都要穿戴无菌服,进入风淋室,就连进入冷却区和内包区车间的空气都要经过10万级的空气净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无菌化生产过程让人叹为观止。
麦客多食品是永城市“五大面粉集团”之一汇丰集团“从面到食”发展的一项探索。自2016年3月,面粉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永城市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小麦—专用粉—面制食品”加工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质量。
优化麦源“三步走”
永城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小麦种植结构,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步:推动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的土质与生产条件,规划了85万亩强筋小麦、35万亩富硒小麦种植区,推动优质专用小麦集中连片布局。
第二步:推动规模种植。市财政安排1200万元,用于优质专用小麦种子补贴,集中连片建设了30万亩强筋小麦、30万亩富硒小麦示范种植基地,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20万亩、28.5万亩。华星集团、金源集团分别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8万亩、3万亩。
第三步:推动订单生产。引导面粉加工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企业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参与,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对接,基本实现订单化种植全覆盖。
2017年,五大面粉集团等面粉食品加工企业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优质专用小麦6万多吨,保证了企业粮源,降低了运输成本,并做到了验麦上门、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专仓专储,为面粉食品企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
做优食品“麦成金”
华冠面粉新上日处理小麦3000吨面粉加工项目采用全球进的瑞士布勒制粉设备,实现全自动化,仅一条磨粉线就有120道磨口,生产出来的面粉更加精细;远征集团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建设了国内先进馒头生产线4条,挂面生产线2条,鲜湿面生产线1条,全自动烘焙食品生产线1条;华星集团投资4亿元建设的硒麦食品项目主要生产石磨富硒面粉、儿童营养面、差异化功能化旅游观光休闲系列食品;鑫鼎食品占地110亩,年产1.8万吨休闲食品,有“金顺和”“欧丝玛特”等商标,品种多达40余种,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此外,卢师傅、正源、鑫鼎食品二期等项目也大有如火如荼之势。
坐落在市经开区、占地面积7.03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内,已入驻大中型面粉食品企业14家,总产值74.2亿元。2017年,新增年产值6亿元以上企业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五大面粉集团年加工面粉能力达到300万吨。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81家。其中,规模以上面粉食品企业总产值239亿元,较试点前增长29.2%;规模以上面制食品企业总产值25.3亿元,较试点前增长32.3%,增加17个系列近百个食品品种。目前,永城市面粉食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集聚效应日益凸显,龙头企业越做越强。
永城,这座全国的面粉生产基地,正乘着十九大的东风,以铿锵有力的节奏,由“中国面粉城”向“中国食品城”转型升级。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